-
先想 3 个方向(比如 “大学生手机依赖”),找导师定 1 个具体的(比如 “手机使用时长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”)。
-
用 AI 写大纲:直接让 ChatGPT 生成 “引言→文献综述→研究方法→结果→结论”,自己调整顺序(比如把 “数据怎么来的” 单独放一章)。
-
重点:核心数据(问卷 / 实验结果)必须自己做,别用 AI 编的数据!
-
让 AI 写文献综述:输入 “帮我写 2020-2023 年大学生拖延症的影响因素综述,引用 5 篇论文”,但只保留一半内容,自己补充 “但是这些研究没考虑职业院校学生,我要加上”。
-
研究方法自己写:比如 “我发了 200 份问卷,回收 180 份有效问卷,用 SPSS 分析数据”,这部分 AI 写的容易被查,必须自己写细节!
-
避坑:别让 AI 写结论!结论必须是你自己分析数据后得出的,比如 “男生比女生更受手机影响睡眠” 这种结论要自己总结。
-
用上传论文,标红的地方就是 AI 生成率高的段落(比如文献综述整段标红)。
-
重点查这 3 个地方:文献综述、理论介绍、案例分析(这 3 部分 AI 写的最多,必须改!)。
-
改句子结构:把 AI 的 “首先… 其次…” 换成 “从 XX 理论来看,第一… 第二…”,比如 “首先,手机影响睡眠”→“基于心理学 XX 理论,手机使用时长对睡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1.…2.…”。
-
加自己的话:AI 写的 “已有研究表明 XX” 后面,自己加 “但在我的调研中发现,XX 专业学生的情况不同,比如…”。
-
补数据 / 案例:AI 写的空泛内容,自己加具体数据,比如 “很多学生熬夜玩手机”→“问卷中 60% 的学生每天玩手机超过 3 小时,其中熬夜玩手机的学生占 40%”。
-
初稿查:用工具(PaperPass / 大雅),先改重复率 > 30% 的段落(比如文献综述里连续抄了别人的话)。
-
中期查:用维普 / 万方(,重点改 “跨段落重复”(比如同一段里连续 3 句和别人一样)。
-
终稿查:用学校指定的知网,最后确认格式(目录 / 参考文献是否算重复,按学校要求调)。
-
换词不换意思:“影响”→“关联”“导致”“制约”,比如 “手机影响睡眠”→“手机使用时长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”。
-
拆句子 / 合句子:长句拆短:“通过调研发现手机使用时长对睡眠有影响”→“本次调研发现,手机使用时长越长,睡眠质量越差”。短句合并:“A 影响 B,B 影响 C”→“A 通过 B 间接对 C 产生作用”。
-
变文字为图表:重复的文字描述(比如 “不同年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对比”)做成柱状图,标 “见表 1”,查重率直接降!
-
封面:标题 + 姓名 + 日期(简单干净,别用花里胡哨的模板)。
-
研究背景:1 句话说清 “为什么研究这个”,比如 “现在大学生熬夜玩手机普遍,影响健康,但很少有人研究不同专业的差异”。
-
研究方法:1 页说清 “你怎么做的”,比如 “发了 200 份问卷,回收 180 份,用 SPSS 分析”(配个流程图更直观)。
-
核心结果:3 页放图表(每个图表只讲 1 个结论,比如 “图 1:男生每天玩手机比女生多 1 小时”)。
-
结论 + 致谢:1 页总结 “你发现了什么”,比如 “手机使用时长越长,睡眠质量越差,男生更明显”,最后谢谢导师和同学。
-
字体大!:标题 36 号以上,正文 24 号以上(别让评委眯眼找字)。
-
少动画!:只给图表加 “从左到右” 的简单动画,别用旋转 / 弹跳(评委可能头晕)。
-
练 3 遍!:对着 PPT 说 3 次,确保 8 分钟内讲完,重点地方(比如你的创新点)放慢语速。
-
第 1 天:定选题→找导师确认→用 AI 写大纲(自己调框架)。
-
第 2-3 天:AI 辅助写文献综述→自己写方法和数据→完成初稿。
-
第 3-4 天:用查 AI 率→改标红段落(加自己的话和数据)。
-
第 4-5天:分 3 次查重→按 “换词 / 拆句子 / 变图表” 降重→定稿。
-
第 5-10 天:做 8 页 PPT→练 3 遍→准备答辩!
AI 帮忙写初稿,但 数据、结论、关键分析必须自己来,检测后 “改句子结构 + 补自己的内容”,查重降重用 “换词 + 拆合句子 + 变图表”,PPT 只放重点图表,练熟就过!
上一篇:
论文查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! 下一篇:
答辩PPT:一键制作论文答辩ppt方法!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qkcnki.com/wenda/4674.html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