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复旦大学对毕业论文 AI 使用的规范引发热议,也让大家再度思考:毕业论文到底能不能用 AI?下面来深度剖析一番。
支持毕业论文使用 AI 的理由
效率提升显著
写毕业论文时,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十分耗时。借助 AI,能在知网、万方等数据库,依据关键词快速检索大量文献,梳理出核心观点,生成文献综述的大致框架。比如研究 “人工智能在金融风险预测中的应用”,AI 能迅速筛选出相关论文并提炼要点。完成初稿时,AI 写论文软件可依据拟定大纲和要点,快速生成内容。创作者只需基于专业知识,修改完善,极大缩短写作周期。

提供创新思路
AI 拥有庞大知识储备,能为创作者提供新思路。当在论文写作中思路受阻,输入研究主题和困惑,AI 能从不同角度给出研究方向和论证方式。例如探讨 “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”,AI 能结合行业前沿和跨领域知识,提出新颖的商业模式设想,为论文增添创新性。
反对毕业论文使用 AI 的顾虑
学术诚信问题
部分学生可能过度依赖 AI,甚至直接照搬生成内容,不做任何思考和修改。这违背学术诚信原则,若学校监管不力,易滋生学术不端行为,破坏学术生态。
能力培养缺失
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专业知识、研究能力、思考能力的综合考验。过度依赖 AI,学生难以得到充分锻炼,无法真正提升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,不利于未来学术发展。
复旦规范带来的启示
复旦大学对毕业论文 AI 使用的规范,明确了使用边界和要求。一方面,肯定了 AI 在辅助资料收集、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作用;另一方面,严格限制直接使用 AI 生成大篇幅正文内容,强调学生的主体创作地位。这提醒我们,要正确看待 AI 在毕业论文中的角色。
同时,学校和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,明确 AI 使用规范。不断完善 AI 率检测系统和降 AIGC 率系统,从技术层面保障学术诚信。
毕业论文并非完全不能使用 AI,关键是合理运用。在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的前提下,让 AI 成为提升论文质量的助手,而非替代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工具。
上一篇:AI 写论文,助力科研还是学术造假?多维度深度探讨 下一篇:研究生如何利用AI写作软件水论文?实用技巧与学术底线的平衡